返回第三百九十节 迷茫与振奋的人们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x83zw.net

法家弟子向儒家或者黄老学派的人请教,这不算什么耻辱。

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法家的传统了。

李悝先生在子夏先生门下听讲,随后发动了诸夏的第一次变法。

商君与尸子为师,随后就辅佐孝公,变法于秦。

韩非子就更了不起了,作为荀子门徒,他却成为了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的法家思想家。

汉季的法家代表人物,先帝大臣晁错,也曾师从鸿儒伏生,授以《尚书》。

以春秋决狱,而与儒家结盟的当代法家巨头,故御史大夫张汤,更是曾求教于董仲舒。

而在胡建看来,自己的顶头上司,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解答他疑虑的人了。

………………………………

与赵过、胡建的迷茫不同。

贡禹现在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整个世界在他眼里都已经变得丰富多彩,美妙无比。

他穿着一双布鞋,走在临渭乡的道路上。

过往行人与百姓,纷纷向他问好:“贡公子安!”

贡禹满脸笑容,一一回应着。

而在他的身前与身后,数百名青壮,正在奋力的挥舞着手里的工具,将乡中各亭的道路整修起来。

十几个通过公考分配到临渭乡的年轻人,则在督导和指挥着,甚至亲自带领着人民,将道路拓宽、加固。

以为秋收后的渠道建设做准备。

走到一个亭中,贡禹带着人进了亭里,让人将一块木牌立起来。

亭中的父老,立刻就围了过来。

“贡公子……贡公子……”一个稍微有些驼背的老人,拄着拐杖,将几个煮熟的鸡蛋,塞到贡禹手里,咧着嘴笑着道:“这是老朽刚刚煮好的鸡蛋,公子和诸位明公都吃一个吧……”

贡禹连忙推辞道:“晚辈吃过朝食了……况且,也不敢劳烦长者……”

那位老人却是怎么都不肯依从,强行将那几个鸡蛋,塞到贡禹手里,他的力气是那么的大,以至于贡禹根本推辞不掉。

拿着手里的那几个还带着余温的鸡蛋,贡禹心里满是感慨,身体更是充满了力量!

他对老人深深一鞠躬,拜道:“老大人拳拳爱意,小子心领,独愿尽力于侍中‘建小康、兴太平’之倡!令我父老,无灾无害,温饱富足!”

老人听着,满带笑意的点点头,拄着拐杖,巍颤颤的离开。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贡禹内心感慨万千。

自上任临渭乡以来,贡禹已经走遍了全乡十二亭,几乎可以闭着眼睛背出全乡各亭的人口、土地、户数和民风习俗。

而乡中的百姓,也因此几乎都认得了他,更亲切的称他为‘公子’。

在汉室,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被百姓称为‘公子’的。

特别是官吏!

能被人民称为公子的人,一定是年轻,且为百姓办过事,深得名望的才俊。

就像现在的御史中丞暴胜之,在齐鲁一带,甚至整个天下,无数人都亲切的称他为‘暴胜之公子’。

而贡禹之所以能如此得民心,最重要的缘故,就是他一上任就宣布我要修渠道!

而且不是修一条,是七八条!

也不是嘴炮,而是拿出了规划,秋收以后就修!

一开始,乡中百姓还有些不信。

但随着时间推移,当贡禹每天都跑到各亭,不厌其烦的宣讲政策,表示‘一定会修’。

加上乡中的士绅地主,也都纷纷站台。

人民自然信了。

而关中人民,恐怕是汉家天下最热衷于水利修建的人民了。

这是有着悠久传统的。

当年秦国,甚至为了修郑国渠,连最爱的战争也不打了。

上上下下都撸起袖子,大干特干,花了十几年,将郑国渠修成。

故而,在关中人民心里,谁给他们修渠道,谁就是亲人!

这令贡禹立刻就在临渭打开了局面,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像现在这样,一言不合就塞鸡蛋、水果的老人,近十几天来,贡禹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他手下的属下官吏们,也隔三差五会遇到几次。

现在临渭乡的情况,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就差一点就能达到书上所说的三王之治时‘画衣服而民不犯’的境界。

这令贡禹,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也令他麾下的太学生们和公考士子们,沉浸于一片乐观和昂扬的奋斗情绪之中。

很多人都觉得,民心可用!

临渭乡三年之内别说什么‘五十亩之田,两亩之宅,种两桑、半亩葵,五十本葱、家养二母彘、十鸡……’了。

就是尝试一下,挑战孟子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于,说不定能达到老子之所谓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的境界。

而处于这样的社会之中,贡禹感觉,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舒服的呐喊着。

如今,在新丰,不止临渭乡的气氛和情况,好得不得了。

以贡禹所知,王吉所在的枌榆社、杨望之所在新丰乡,都是如此。

人人都充满了干劲,个个都充满了力量。

恨不得将一个时辰当两个时辰用。

理想之中的世界,更是似乎在像他们招手。

以至于贡禹兴奋的写信回家给自己的长辈说: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禹今闻道,愿殉道而死!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此刻的贡禹与他的师兄弟们,以及聚集在他们身边的士子、吏员们,差不多都有类似的感觉。

人人都处在理想可以实现,抱负就要实践的亢奋与兴奋之中。

带着这样的情绪,贡禹将手里的鸡蛋交给身后的一个吏员,然后重重的将那块木牌砸进亭前的土地里。

木牌上,用着颜料汇出了一条渠道。

这将是新丰县即将动工的第一条渠道!

将渭水引入临渭两岸高地的渠道。

虽然不长,最多十里长。

但它将只是一个开始!

更将是拉开新丰‘建小康、兴太平’事业序幕的开始!

从这条渠道开始,在今年冬天,仅仅是临渭,就有七条大小不一的渠道将要动工,还将有数十台水车,将被安置到临渭两岸,将水带到原先灌溉不到的高坡上,带到原本贫瘠的盐碱地里。

灌溉全乡八千亩土地,使之增产增收。

“诸君!”贡禹大声招手,说道:“让吾辈来干一番大事业吧!”

“小康之治,太平之世,从此而起!”

立刻,欢声雷动。

对于这些年轻人,以及临渭乡的百姓们来说。

他们渴望着富足、安定的生活,已经很久很久了。

所以这条即将开工的渠道的名字,贡禹已经想好了。

就叫太平渠!

为了太平世而建的渠道!

为了理想而建的渠道!

………………………………

本书貌似获得了qq阅读安卓平台集赞求免推荐的名额~

qq阅读的同学们,麻烦给作者君投个票,很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