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招数,呼揭人自然熟练无比。
他们在金山和西域,用过了无数次。
屡试不爽。
但在另一方面,因为昨日发现了汉军的斥候的缘故。
使得屠姑射不得不放缓了对鶄泽的攻势。
更不得不,调集兵力,去驱赶靠近的汉军斥候,以免自己被别人看了个底朝天。
同时,为了方便汉军突袭,他不得不集中一部分兵力,留做预备队。
这无疑使得鶄泽的乌恒人的压力减缓,得到了些喘息的机会。
就在今天早上,他们甚至组织了一次反击,夺回了几个被呼揭人摧毁的前沿阵地,重建了篱笆。
“继续进攻?”一个年轻贵族疑惑不解:“若我们继续投入进攻,万一汉人突袭呢?”
“急什么?”屠姑射笑着道:“斥候报告,汉朝的玄甲军,距离我们几乎有两百里……”
“至于盐泽的轻骑,更是起码有三百里!”
“这么远的路程,就算突袭,也要一天!”
“更何况,跑了这么远,马匹肯定需要修整!哪怕他们一人双马,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
在当代,无论什么牛逼的良马。
在长时间奔袭后,其马蹄都会严重磨损。
需要等待起码一天的时间,让被磨损掉的马蹄重新长回来。
不然,被马蹄包裹的筋骨一旦受伤,战马就等于报废。
所以,哪怕是汉军惯用一人双马,轮流换乘,以节省马力的策略,也只是节省了马的力气。
为了保护战马,该修整还是要修整。
不是谁都能和那个不能提名字的骠骑将军一样,总是能在自己的战马死光前,顺利的找到一个匈奴人的牧场,让全军全部换上新的战马——即使是那个男人复生,他也无法再重现当年的战术了。
因为,匈奴人早就学乖了。
一旦开战,所有妇孺、辎重和牲畜,全部后移。
将他们严严实实的保护起来,再不给汉军轻易获得补充的机会。
必要时,匈奴人宁肯自己烧掉所有辎重、杀掉所有牲畜。
也不会留给汉朝骑兵!
所以,屠姑射是毫不担心的。
只要汉军一动,他马上就能反应。
而汉军骑兵从出发,到能够威胁到呼揭骑兵,这中间起码有三天时间的空窗期。
有这三天时间,屠姑射自信,应该是可以解决掉鶄泽的乌恒人。
至少可以使他们失去作战能力。
这样,就算汉军来了。
他也有从容撤退的资本。
不然,真要拖下去,等汉军杀来,鶄泽的乌恒人若还有余力,那他的骑兵起码得留下一半在这幕南。
更可怕的是,恐怕就连所得的缴获,也要丢掉大半!
而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从下午开始,呼揭骑兵猛然加大了对鶄泽的攻击力度。
一时间,呼奢部压力倍增,损失惨重。
只是一个下午,就有数百名骑兵战死,上千的妇孺被掳走。
成千上万的牲畜成为了呼揭人的战利品。
甚至,就连晚上,呼揭骑兵也没有放弃攻击。
他们借着夜色,继续猛攻,不断杀入鶄泽,甚至突入呼奢部的腹心。
到第二天凌晨时分,呼奢部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其常备的骑兵,有超过一半,失去了作战力。
剩下的,也都是疲惫不堪。
在精神上,更是受到惨痛打击。
呼奢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呼揭骑兵,不断的冲击自己的防区。
看着自己的牲畜、妻子,被那些残忍的匈奴人掳走。
而他们,却无能为力。
甚至只能旁观。
这种打击和折磨,让呼奢人动摇。
甚至,已经有人起了投降的念头。
虽然,其实,现在呼奢部还有至少两万的青壮男丁。
并拥有足够将他们武装起来的战马。
但,这些人里能作战,会作战的,不过三五千。
而这些人都已经被呼揭骑兵打怕了。
何况,对于引弓之民而言。
投降和臣服,从来算不得什么屈辱。
打不过就加入,才是真理。
东胡帝国和月氏帝国覆灭时,都有大量的东胡人和月氏人投降匈奴,并成为匈奴人。
乌恒人崛起幕南时,也有无数没来得及跟随单于庭撤退的部族,屈膝投降,加入乌恒。
而呼奢屠各,也已经失去了对部族的控制。
准确的说,是他被部族抛弃了。
连续的失败,使得呼奢部用脚投票,将他的权力剥夺。
现在,没有人再愿意听他的命令。
甚至没有人理会他。
他只能抱着马奶酒的酒囊,一个人蜷缩在部族的穹庐里,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
延和二年春三月十九,辰时。
晨雾刚刚散去,隆隆的马蹄声,就已经破雾而来。
郝连破奴,勒住战马,矗立在这小山岗上,远眺前方,满脸的惊喜。
从昨天到现在,他带着氏族的骑兵,星夜兼程,终于赶到了天使指定之地。
更妙的是……
远眺着山丘上下,山谷内外。
这个鶄泽附近最重要的制高点,连一个人都没有看到。
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们存在。
“太好了!”郝连破奴兴奋的喊道:“先登之功,我拿到了!”
因为在汉朝内郡游学过的缘故,郝连破奴对汉军的军功制度还是有些了解的。
所以他很清楚,先登之功的含金量有多高?
不夸张的说,仅仅是这个功劳,就足够他在汉朝拿到一个公乘的爵位!
更妙的是……
这场战争,天使已经宣布了,一个呼揭首级比匈奴四大氏族本部首级。
换而言之,他只要率领自己的骑兵,再砍下十几个至多几十个呼揭人脑袋。
那么,他就有机会,觊觎一下一个封君的头衔。
只要成为汉朝封君,那么……
“子子孙孙,尽公卿!”握住拳头,郝连破奴在心中畅想起家族未来的鼎盛情况。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必须在侍中率军赶到之前,将此地牢牢守住。
决不能让此地落入敌人之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