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夏初秋的米林湖流域一片繁忙的景象。<这片原本被沼泽、芦苇和水生灌木统治着的广阔荒原经过 多年的持续开发,现在已经成了一片丰腴的沃土。
大片平整的土地被整齐切割开来,分成数量三等的三份,一份高田、一份中田、一份洼田。三份地里都种上了作物,要么是小麦,要么是大豆,要么是苜蓿,每亩地之间的田埂也被充分利用上了,蚕豆、黑豆以及北方植物园刚刚开始推广的“高糖8”甜菜,总之是每一份土地都被利用得干干净净。
田间到处堆放着一堆堆的干草,这些可不是农村牲畜食用的草料——它们有更高级的苜蓿吃,而是农民们用来肥田的东西。这些草料一般由放学的小孩们去野外的公地里割取,在地广人稀的东岸,未分配的公地上长满着比这些小孩人还要高的荒草。
小孩们在地里忙碌着,大人们却也没有偷懒,他们扛着大包小包的黄豆,然后将其出售给到乡村来收购的商人(这些人一般也兼职杂货商)。而如果这些商人们有需要的话,他们也不介意用家里的大车为他们客串一把运输工。反正如今乡村间的砂土路越修越多,路况还算可以,用家里闲置不用的大车帮忙运输大豆,顺带赚一笔运费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呢?
米林湖地区的农民们种植大豆是有传统的,这跟本地活跃的油坊经济有关。在如今的梅林县梅林镇、奇山乡、丘伊乡和下伊河县河阳堡,这四个乡镇的老bǎi xìng 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大豆,有的激进农户甚至一年两季都种植了大豆。至于自己和家人平日食用的谷物则全靠外购。堪称农产品商品化的先锋。
在这些人中间。一批最早的手工业者利用自己的剩余商品完成了原始积累,再加上一批从战场上返回的军人,民间资本开始了自己最初的追逐利润之路。
他们当然是从自己最熟悉的农业开始了!因此,本地盛产的大豆便开始了兴旺的深加工之路。油坊(榨油)、豆制品作坊等以大豆为原料的产业 开始大行其道,特备是在热那亚人为东岸豆油在欧洲打开了一点小小的市场后,这些产业 就更是蔚然成风、蓬勃发展了。
在如今大豆产业 最为发达的梅林县奇山乡,别的不谈,仅去年一年就新增了十余家油坊。豆油产能暴增32%,将今年新增的大豆产能全部消耗一空。这还不算,他们甚至还从邻近的镇海县、下伊河县和东方县输入了大量的库存大豆,不然根本不够生产消耗的。
大豆产业 发展得如此迅速,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农业部的官员们甚至从中感到了一丝寒意,梅林县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商业资本开始逐步进入实业领域,这本是好事,但大家都一窝蜂地选择进军大豆产业 ,这风险也太大了吧。要知道,如今的国际市场是什么状况。大家可都是两眼一抹黑啊,虽然豆饼行业持续看好。豆油行业也高速增长了三年之久,但谁知道明年是什么情况呢?万一国际市场有变,国内这么大的豆制品工业产能可怎么消化呢?
为此,工商部、农业部在今年(69年)二月份的时候,往梅林县派出了联合调研组,开始对当地的大豆工业开始摸底调查。担任梅林县县长的梁建对中央派员来进行调研很是不解,他对一众调研员们指出,去年梅林县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迅速增长,新增大量手工作坊。除了那些榨油作坊外,还新增了两家造纸作坊(用豆杆为原料生产纸浆)、两家木器作坊和一家机器修理作坊。
作坊的不断兴建带动了土建的蓬勃发展,去年一整年,梅林县全县共消耗了土建工程费8万元、钢铁00余吨、水泥900余吨、煤35万吨、砖9500万块、圆木220根,极大地带动了本县及邻县的相关产业 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