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两三个月。
1690年10月下旬,满洲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脑温城以东的一个木质营寨外,朝鲜士兵金三炮往手心里使劲哈了两口气,似乎这么做能让已经红肿得像胡萝卜一样的十指能感受到一丝温暖,能好受些一样。但在满蒙这天寒地冻的天气下,这似乎注定只能是一种奢望,御寒装备简陋的金三炮,还是被冻得难以忍受。
金三炮是来自朝鲜平壤的一名道军士兵,司职火枪手,原本在平安道各地轮换驻防,是朝鲜王国比较低级的二线部队。朝鲜真正稍微能打一些的,还是分驻在京畿道、江原道等地的御营厅士兵,即东岸人俗称的朝鲜禁军。
这部分人基本都装备了东岸制装备,训练也由东岸军官帮助制定计划,冷兵器比例较低,火器化改革执行得非常深入,可以说是一支新式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这个“一定战斗力”是指跟在东岸人屁股后面打顺风仗还是可以的,但如果打硬仗的话就够呛了,估计会出事。
与禁军相比,被东岸人成为道军的朝鲜地方部队的战斗力就很难说了。首先他们肯定是不如禁军的,但究竟不如到什么程度,却也差别很大!生活在苦寒地区的平安、咸镜等道的官兵因为生活环境较为艰苦,腐败程度也较轻,战斗力相对较为不错,可以承担一些较为重要的战斗任务,比如清剿满洲地区不服从东岸人的土著部落等等。这些事情,他们历史上就一直在做,且做得还较为不错。不然的话,你以为朝鲜王国的边境为何能从大同江沿岸一路向北延伸到鸭绿江?那都是他们从女真等通古斯人手里抢来的。
金三炮所在平安道军战斗力还算不错。虽然就装备而言不如南方的京畿、全罗、庆尚等道士兵,但他们战斗意志较为顽强,相对敢打敢拼,用起来比较顺手。当初登莱开拓队尚未与满清签署和平协议的时候,就多次征调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士兵入境助战。这些自带干粮的朝鲜士兵(也有部分禁军士兵),参与过多次对清军的战争,虽然野战多半打不过,但用来防守后方堡寨、运输物资伤员、看守俘虏的话,还是可以的,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而也正是这些积少成多的功劳,才使得东岸人对朝鲜王国另眼相看,愿意给予他们在远东的统治体系当中一个相对不错的位置。比如,很多技术东岸人对顺国、清国封锁,但对朝鲜其实是不怎么封锁的。就以近些年朝鲜北部发展越来越快的冶铁业和采煤业来说,东岸人就出售了不少的机器设备给他们,以提高其劳动效率。这些东西,顺国在江西、湖南的煤矿可都眼巴巴地等着采购的,结果一直被东岸人以“无货”相推托,但朝鲜人却早已买到了多年,这就看出来差别了!
当然朝鲜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军功而被东岸人另眼相看。事实上他们还多次派出大量劳动力出国务工,帮助东岸人修路、挖河、建屋,充当军夫等等。尤其是最近的海参崴城的建设最为明显,那里人烟本来就很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朝鲜王国在东岸人的几次威逼利诱之下,总共派出了超过六万人次的夫子出国前往海参崴务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挖泥土、砍伐树木、烧制砖瓦、打磨石头,生生将一座漂亮的城市给建了个七七八八,功劳确实非常之大,以至于一贯对朝鲜人颇多看不起的陆小峰都赞叹不已,觉得朝鲜人能够吃苦耐劳,是一大优点。
除了这两样之外,朝鲜王国生产了大量远东诸藩急需的粮食、药材、水果、初级矿物(库页岛就大量进口朝鲜生铁冶炼)、日用百货等等数百种商品,而且价格绝对低廉,质量还算过得去,是远东五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同样还从东岸进口大量纺织品、马匹、药物、毛皮、五金制品、钢条、南洋特产、机器设备、武器装备等等,是东岸商品的重要进口商。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朝鲜王国在远东地区东岸主导的经济体系中,承担了一部分产业分工,且在产业链中的层级处于中端位置,因为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