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黄鹤楼(三)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x83zw.net

李难先一听头皮就有些发麻。这种军机大事,怎么就找上我来问了呢?你们不是与袁保、贺道宁还有刘忠贵的关系都很不错么?怎么不问他们?专门欺负我这种老实人啊。不过陈明的问题他也不好不回答,只能想了想后,才沉声说道:“广西是朝廷兵马打下来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虽然四川幕府的兵马现在还有部分在桂西征战,但退出去是迟早的事情。广西,朝廷不可能让出去!”

“贵州大部地区是招降的,朝廷兵马控制了贵阳城,但地方上仍有许多土司阳奉阴违,不肯降顺。或者某地亦有一些伪明残兵,作恶多端,这些都需要调集大兵进剿,看样子朝廷也不会调川军进来了。”李难先继续说道:“川军的势力这次膨胀得实在太快,已经到了朝廷容忍的极限了。”

“我听闻郧阳府的贺道宁主动请缨前往贵州剿匪,这事有下文了吗?”陈明又问道。

“没下文,多半是被否了。你也别多问我,我确实不知道。”李难先苦笑着说道:“我不过是一商人,平日里虽然结交了一些达官贵人,但人家也不可能什么事都和我说,都告诉我,我所知道的也是有限的。”

陈明闻言笑了笑,然后皱眉思考了起来。贺道宁主动请缨前往贵州剿匪,这事他是知道的。至于贺道宁安的是什么心思,他也很清楚,无非就是想仿左营旧例,弄一块地盘罢了。虽然贵州看起来有些穷困,可再怎么穷,也比自己困守的那个郧阳府要强呀。郧阳府不但穷,同时还处在对敌第一线,可以说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当了炮灰,被清军一波攻灭。

与之类似的还有武昌府的右营,这两部都顶在一线,都没有战略后方,所以都有很强的寻找新地盘的冲动。只不过长沙朝廷并不傻,让四川的左营协助出兵已经是迫不得已了,难不成李来亨还想再造个军阀出来恶心自己?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陈明可以想象贺道宁部三万余人前往贵州剿匪之事基本不可能。按目前的情况看来,李来亨是必然要将贵州、广西二省收入囊中直辖的,那样他手里将握有大半个湖广、江西全部、广西大部及贵州一省,实力大大增强,对其他各部继续保持威压态势实力占优,同时又有着大义名分,小山头、小军阀还被顶在前线,日后收拾起来可谓易如反掌。

唯一让李来亨有些头疼的,大概就是已经率军占领云南大部的左营刘忠贵部了。这厮原本在四川就拥有十万兵马(含收编的吴三桂兵马),被长沙勒令裁撤了一部分后,还有七万人的样子,规模仍然很大。

此番南下伐明,该部直接进攻云南,事实上击溃了明军的主力。银枪效节军都指挥使郝平在广西忙活半天,其实对上的都是明军地方部队罢了,远不如刘忠贵亲率主力与李定国大战那般波澜壮阔。而在李定国病死,刘忠贵占领云南大部之后,他又收编了数万明军,总兵力又一次膨胀到了十来万人,同时握有两省地盘,实力增长之迅速,直让很多人大为担忧。

陈明都可以想象得到,如今长沙方面是如何得伤脑筋。云南是人家刘忠贵打下来的,并且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让其管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问题是李来亨想把云南收回来直辖,而不想将其交给四川幕府,因为坐拥两省的刘忠贵的地位与威望已经有些微妙了,李来亨不喜欢这种感觉。

虽然刘忠贵平时都很恭顺,也未必有反的意思即便他要反,可能其他人也未必赞成,毕竟李家的大义名分还是在的可李来亨就是觉得不爽,想要将云南从左营手底下剥离出来,然后由自己派遣官员,委任统治。

只是这样操作刘忠贵能答应吗?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但从一些透露出来的蛛丝马迹来看,李来亨还是倾向于试一试。据说他准备下旨褒扬刘忠贵,并晋其爵位为梁国公之所以不是蜀国公,可能是考虑到不能让其名正言顺的缘故,这种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啦以此酬其攻灭南明,占领云南的功劳。但受了此赏,他刘忠贵当然也要率部返回四川,云南的新得之地,自然由朝廷派官、派兵来管理了。

这事其实很有意思,刘忠贵最终会怎么反应,都大有琢磨之处。但陈明预计,不论结果如何,李、刘这两位君臣,此时应该都不会翻脸,这一是因为大敌尚在,不可自先内乱,二则是因为双方互相依存,李来亨需要刘忠贵牵制陕甘清军,减轻正面战场压力,刘忠贵则也需要长沙方面生产的火枪、大炮,铠甲等装备,他四川幕府的军工生产能力还太薄弱。

但不管怎样,这君臣相疑的种子却已经种下了。只要刘忠贵不肯交出云南,那么李来亨就始终无法对其予以信任,始终会怀疑他四川幕府的立场,那样结局怕是不会太好。现在是考验刘忠贵和李来亨政治智慧的时候了,陈明拭目以待,想看看他们最终会怎样。

接下来陈明又问了李难先一些顺国的经济状况,这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经济嘛,老李还是懂的,聊起来也比那些军国大事更加安全。

李难先主要向陈明介绍了一下湖广工商业的发展,指出开办企业的人开始增多,巴陵、武昌等几个港口终日都很繁忙,人员、货物的流通大大加速。此外,顺国户部正打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废两改元运动,打算用自铸的银元取代不规范的碎银,虽然目前他们似乎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最后,李难先提到了长沙朝廷内有人上疏建议,仿照东朝旧例开办官营的大顺银行,并聘请专才进行管理,制定诸多律令,繁荣国中商业。

陈明对此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示意随从把重点记下来。这些都是有用的信息,回去后大家开个会讨论一下,再与各方得来的情报印证一下,就能得到个顺国经济政策的大概脉络了,对于宁绍方面日后制定相应的政策很有参考意义。

而聊完了这些后,李难先突然问起了东、顺两国何时恢复商贸人员往来,何时可以重新订造船只的事情。对此,陈明也只能两手一摊,无奈地说道:“遥遥无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