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么多商品——不仅仅包括东岸商品,事实上随着多瑙河贸易的深入开拓,克里米亚汗国的一些商品也渐渐被卖到了上游,至于奥斯曼帝国,人家本来就有多瑙河贸易,只不过没现在这么繁荣而已——输出到上游地区,作为交换,中上游地带必然也有大量商品被输送到下游,而其中还颇有一些是东岸所需要的,比如铅、锡矿石,比如蜂蜜、干果,比如有特色风味的酒类,比如一些配种需要的牲畜(丰富基因库)等等,这无疑进一步刺激了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多瑙河贸易有更加繁荣的趋势。
当然了,虽然多瑙河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就规模来说,目前还远没有达到东岸人的预期,其可供开拓的潜力也相当之巨大。因此,在未来东岸驻奥斯曼、克里米亚的商务代表们,仍然将继续努力,争取将多瑙河贸易扩大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与进展不是很快的多瑙河贸易相比,第聂伯河贸易大概是东岸人黑海贸易三大支柱当中发展得最过于迅速的一个了。这条同样由克里米亚、波兰、俄罗斯分据的国际性河流,目前贸易额已经相当之高,俄罗斯境内的木材、鱼、粮食、蜂蜜、葡萄酒,波兰境内的矿石、牲畜、粮食,通过第聂伯河顺流而下,进入到了克里米亚汗国境内汇集,然后通过秃花帖木儿港(即后世乌克兰的赫尔松港,位于第聂伯河入海口,目前东岸人正帮汗国指导扩建其港口)输往其他各处——其实主要是输往意大利地区(当然奥斯曼帝国也会采购一些自己需要的商品),地峡人稠的亚平宁半岛诸邦国对农产品极为渴求,来自熱**那*亚、托斯卡纳、卢卡、帕尔马、米兰、那不勒斯的商人蜂拥而至,挥舞着支票本想要采购这些商品运回国内,因此此类贸易很快就发展了起来,与黑海北岸种植园内的小麦、向日葵、啤酒花、亚麻、水果等商品一起,通过奥斯曼帝国的运输船运往安纳托利亚或希腊的港口(奥斯曼帝国目前除东岸人和法国人之外,不允许他国商人的船只进入黑海这个后花园),然后再转运回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地销售,回笼资金。
不过,繁荣的第聂伯河贸易也不是没有风险存在。事实上克里米亚、波兰和俄罗斯三国之间(尤其是不让人省心的俄罗斯人)每一次外交摩擦或边境小冲突,都有可能导致第聂伯河贸易的中断。对于这种状况,其实东岸人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还无法对俄罗斯和波兰有效施加影响力,这只能靠这些东岸商品的代理商们去活动了,希望他们在通过第聂伯河贸易积累了资本后,能够将自己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吧。
而如果说多瑙河贸易“一般”,第聂伯河贸易“不错”的话,那么三大支柱最后一项的顿河贸易简直就可以说是“残废”了。这首先是源于顿河运输条件较差,不如上述两条河流;其次便是顿河下游入海口附近是奥斯曼的飞地领土,驻有奥斯曼帝国军队,再往上的话也是克里米亚鞑靼人与俄罗斯人的势力犬牙交错的地带,而且草原上马匪众多(很多时候是那些蒙古人的后裔客串马匪),安全形势极为复杂,因此这条河流的贸易始终断断续续的,做不起来,让费了大力气试图打通的高文刚、马拉提二人也徒唤奈何。
尤其是最近一年,顿河贸易更是几近于无,差不多接近完全断绝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据东岸人四处打听得知,可能还是和上游地带的混乱局势有关。简单点说,那就是当地爆发了一场哥萨克起义,然后这些起义的哥萨克裹挟了大量农奴,席卷了大片地区,终于酿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起义首领名为斯捷潘·齐莫菲耶维奇·拉辛,出身于“善于持家的哥萨克家庭”,最初跟随他起义的部属也是“顿河赤贫哥萨克”,数量大约有两千人。在将近一年时间的战斗中,他们多次击败了沙皇俄国的地方部队,获得了很多关键的给养、弹药,同时将部队人数大大地扩充了一番。
高文刚等人隐隐约约听说,目前拉辛领导的这支起义军正在里海一带作战,“杀富济贫”行动搞得飞起,很多俄罗斯地方官员、商人、贵族被抄了家,大量活不下去的农奴、牧民被吸引到了他的队伍之中,使得其声势看起来更加之盛。但沙皇却囿于与波兰人之间相对紧张的关系,不得不将大量能打的正规军堆积在边境地区,使得内地比较空虚,无法快速剿灭拉辛的这支部队。
不过也幸好拉辛的部队没到相对富庶的地方去活动,也没有试图攻打大城(可能他们知道自己实力尚弱),因此沙皇暂时还能容忍其存在,并不断试图招安。当然沙皇也没忘记调集部队往伏尔加河、顿河流域开进,做两手准备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而且一旦等到部队调动得差不多了,大概沙皇也就没有耐心招安拉辛等人了。
拉辛部队的存在使得顿河、伏尔加河、里海周边的局势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中,地方贸易为之断绝也就不那么令人感到奇怪了。现在东岸人关心的是,拉辛到底还要在那片区域折腾多久,沙皇平叛军队何时抵达,以及是不是能够从拉辛那里捞点什么东西,比如人口——当然高文刚等人也知道现在不大可能,拉辛没到穷途末路之时也是不会做出此等可能会动摇自己基础的蠢事的,现在也只能静观局势变化了,相信奥斯曼人和克里米亚人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