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然为曹林增添了一条救赎线,在酒后驾车导致的严重事故中,曹林的妻子和女儿都死了,他万念俱灰。这就很好的解释了曹林被囚禁在时间中,却没有像《土拨鼠之日》中的男主角那样去寻欢作乐,因为他的心已经死了,服刑对他来说是一种自我惩罚。
曹林的救赎是拯救一个小女孩,一个跟他的女儿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在曹林的眼前被车撞死,因此曹林决定拯救这个小女孩。
当然,他的拯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总是偏差,小姑娘一次又一次被车撞死。
不知道试了多少次,曹林终于将小女孩救了下来。可是,当第二天早上曹林醒来,他意识到一切又回到了开始,那个小女孩并没有被拯救,在这一天小女孩会重新遇上车祸。
曹林发现到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不管自己怎么做,怎么努力,时间都会被重置,一切都会恢复原样。他彻底绝望了,开始喝酒,开始鬼混,反正人生都这样了,就除了混吃等死还能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他在酒吧里跟人打架,第二天起来脸上带着淤青,他突然意识到有一个办法可以拯救那个小姑娘。如果自己救下小姑娘,然后在那一天死去,时间就能顺利进入第二天,小姑娘就能得救。
这跟《蝴蝶效应》的结局类似,《蝴蝶效应》中伊凡一次次回到过去,却发现自己的努力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最终意识到只有自己死去,一切才能真的改变,于是他的意识降临到自己母亲的肚子里,用脐带勒死了还未出世的自己。
最后这一天终于到来,曹林顺利救下了小姑娘,也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回到宾馆。他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在墙壁上给女主角写下留言,说明了一切,然后喝下毒药安然死去。
剧本的两条主线非常清楚,故事结构也非常清晰,不过张然并没有马上动手写剧本的具体内容,而是开始列剧本的情节点。
《潜伏》的导演北电的剧本课老师姜伟曾经说过,国内编剧有一半的人,连标准的剧本格式都写不对。编剧水平低下,是中国影视剧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剧本对张然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在美国读书的几年,他写过好几个故事,大部分自己写,也有跟美国编剧合写的,从工会、保险的好莱坞基础制度到制片公司立项的绿灯系统,以及剧本量化评分指标,他都非常清楚。
《时间囚徒》是冲着电影频道去的,电影频道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追求艺术的作品在电影频道是没有太大市场,因此张然打算按照好莱坞剧本的套路来。
好莱坞电影剧本基本上都是三段式,如果电影是九十分钟,前十五分钟为第一幕——开端;十五分钟到七十分钟为第二幕——对抗;七十分钟到九十分钟为第三幕——结局。
在第一幕结束的时候,要有一个情节点。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时间囚徒》的这个情节点是女主角发现男主角在墙壁上的文字,进而把故事引入道男主角部分。
在第二幕结束的时候,同样要有一个情节点,把故事引入结局。在《时间囚徒》中,这个情节点是男主角想到了拯救小女孩的办法,故事从这里开始走向结局。
当然,好莱坞的剧本远远不止这两个情节点,而是由十几个大的情节点构成,而这些大的情节点又可以细分为更多的小情节点。
比如在第二幕结束的情节点之前有一个情节点,这个情节点叫做灵魂黑夜。灵魂黑夜就是主角处在困境中,找不到出路。而在灵魂黑夜之前的情节点叫一无所有,在这个情节点主角会遭到重大打击,甚至可能会有重要的人物死亡,当然打击是暂时的,主角最终会逆袭。
在《时间囚徒》中,一无所有就是男主角发现自己救不了小女孩,灵魂黑夜则是男主角崩溃了,开始寻欢作乐。
好莱坞电影剧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遵循这些情节点,什么时候该出现什么,都是固定的。可以说好莱坞电影几乎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从人物模式到故事套路,大家讲得如出一辙。正因为如此,好莱坞电影常常被认为是流水线的产品,缺乏艺术性。不过也正是这种流水作业,保证了好莱坞电影总体的质量。
张然很快将《时间囚徒》的情节点一一列出来,按照好莱坞剧本的套路整理好,如此一来剧本的骨架就搭好了。剩下的就是为骨架增添血肉,增添的细节,丰富内容,让整个剧本活起来。
这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也许几天,也许十几天,也许几个月。对张然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大学老师空闲时间很多,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