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匈奴人直接落下马来,鲜血从脖颈上咕嘟咕嘟直冒,瞬间就染红了地面。
竟然一箭就射中脖颈,这份骑射的本事让众人一阵欢呼,卫青心中一振作,再来一个,他身上的罪责就可以彻底免去。
以后他就是一个正常的士卒了,能够凭借着战功获得升迁,这就是他所梦寐以求的东西。
……
长安。
汉朝镇守边境的将军自主权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战斗的结果在事后都要向长安发来,包括战功的计算,都要附在后面。
贾谊收到了这一次的战斗结果,汉军伤亡三十三人,匈奴伤亡三十四人,基本上一比一的伤亡,和之前的战斗差不多。
“卫青,一人就手刃了四人,真是个勇士啊,按照战功应当为他免罪。”
贾谊见到文书之后附带的战功以及将军呈上的赏赐标准,没太在意,像这样的战功,随处可见,贾谊随意的勾画了同意,然后唤来了侍者,“将这封文书送到大将军府,请大将军过目,如果没有问题就上呈陛下,不要让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多等,按时按量的将封赏赐下去。”
依照洛辰旧年的改制,大汉朝的军机要务,首先肯定是要经过丞相的手,如今的丞相权力极大,某种程度上就是副皇帝。
毕竟就连丞相的佐官都是九卿,甚至副手御史大夫直接就是三公之一,丞相的尊贵可想而知!
丞相在政务上基本只要和皇帝商量就可以了,但是秉持着扩相权,分文武的思想,军机要务丞相只是第一层,之后要发给大将军再审。
在军事上,丞相倒有些像是大将军的副手了,大将军由此被称作“军相”。
大将军审过之后,确认符合封赏规定,再交给皇帝,但凡中层军官以上的封赏以及十人以上的封赏,都要经过皇帝过目,用皇帝印玺。
等到侍者将文书带走,贾谊才突然反应过来,入年以来,似乎这样的事情变多了,他对数字还是比较敏感的,连忙让人去翻找之前的战报。
“丞相,今年仅仅四个月就比得上去岁一整年了,匈奴对大汉的袭扰的确是变多了。”
佐官计算完之后迅速的将消息报告给了贾谊,贾谊闻言面色有些凝重,果然不是自己的错觉,匈奴真的在蠢蠢欲动,但是这种陡然之间变多的袭击是不正常的。
贾谊沉吟道:“边关去岁和今年以来汇报的气候情况在哪里,给本相取来。”
在各个郡国镇守的诸侯王、彻侯以及郡守、县令,身上有一项持之以恒的任务,那就是将各地的异常天气上报,诸如长时间不下雨,或者是干旱、大雨、大雪等等,都要上报朝廷。
等到佐官将封存的资料取来,贾谊立刻就开始翻找,然后就发现这一两年之内,草原上和边境上的气候都说不上太好,大汉这边的粮食在减产,不过因为前些年大丰收,各地的粮食储存足,所以还没有什么感觉。
“草原上的不少部落遭遇了天灾,所以南下劫掠的次数变多了,匈奴王廷的底子厚,而且占据着最优质的草场,所以没有参与到这其中,但如果气候持续变差,甚至只要牛羊奶酪减少一成,整个匈奴都一定会疯狂起来。”
贾谊想着这个可能的未来悚然一惊,跟随着洛新的贾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粮食减产一成,结果并不会是其他人都少吃一点,最终达到大家都有的吃的地步,而是会发展到一成人吃不起,其他人正常吃!
这个道理在草原上是通用的,因为这是人性,不因地域文化的区别而有所不同。
一想到这里,贾谊顿时有点坐不住了,立刻说道:“本相要进宫面见陛下,去备马。”
……
贾谊走进宫中,见到比上一次来时更加华美的宫廷,有些感慨这位陛下和先帝还真是完全不同,他对刘彻的观感很是复杂,总是忍不住拿刘彻和刘恒对比,然后就越来越觉得别扭。
尤其是贾谊总觉得这位皇帝望着自己的时候,带着一丝丝的探究神情,让他感觉有些不太舒服。
“丞相,陛下唤您进殿。”
不多时,侍者走出唤贾谊进去,贾谊清理了一下脑海中繁杂的思绪,整理了一下衣袍,随着侍者走进内殿。
一进入内殿之中,就见到不仅仅皇帝刘彻在,还有一个身着儒服的中年文士,贾谊脑子里面过了一下,不是十三经博士。
他心中有些好奇,能来到皇宫单独面见皇帝,一定不可能是无名之辈,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大儒,反正不是孟儒的,贾谊自己就是孟儒的大佬,自己派系内的大儒不可能不认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