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钱开道的前提下,王翦仔细地观察了大梁城的地形,又找来了一份没有那么详尽的堪舆图,但上面的河道还是能见到的。
很多就作出了水攻的决定,仿效昔年武安君白起水淹鄢地一般,将魏国的城池淹掉。
魏国自然知道当年的事情,所以有所防范,但是限于实力,并没有什么大用。
大梁城是魏国都城,人口众多,所以城池必须建造到有水源的地方。
都城难道能没有护城河保护吗?
想要护城河周围就一定要有水量足够的河水。
而且建造大城周围就要平坦,道路太过崎岖,不利于出行,是不可能成为都城的。
这一切都为水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这不是愚蠢,不知道吸取教训,而是不得不如此。
若是魏国有一支能与秦军野战的军队,甚至拥有一支能来去如风,突袭秦军民夫的军队,难道还会担心秦国用水攻这种计策吗?
魏国,大梁城。
满座公卿朝臣纷纷愁眉苦脸,秦军围城多日,现在完全找不到任何翻盘的点。
“王上,从上次攻城算起,秦军已经半月没有进攻。
臣担心他们在开凿沟渠,想要引水灌城啊。”
满座寂然,实际上对大梁城的地势,魏人远比秦人清楚。
大梁城的城墙是加厚的,城中的宫殿楼阁都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而且之前扩建新城的时候还特意选择了能防守的地带。
魏王叹口气道:“秦国定然是在开凿沟渠。
这大梁城的兵员和粮草足以坚守三年之久,但是大水一来,最多三月就会一切消散。
坐视秦国开凿沟渠就是等待死亡,众卿有什么办法吗?”
有什么办法?
办法自然是有。
率领一支精锐冲出城去,乘着秦国还没有反应过来,把秦国开凿沟渠的农夫全部杀掉,这样或许能够延缓一下秦国的速度。
然后向着列国求援,让秦军撤军。
但是赵国拒绝了魏国的求援,还有谁能来呢?
洛国和齐国吗?
韩国灭亡的时候,洛国一点反应都没有,魏国难道会是特殊的那个吗?
最终魏王还是决定要在夜晚派出军队去试试。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万一秦军大将傲慢,一时不察,被魏军扰乱秦军阵营。
或许能迎来一场大胜。
这种想法还是很有道理的,但可惜他们遇到的是王翦,这位一向谨小慎微的统帅。
王翦领兵,向来严谨,这种低级的错误根本不会犯。
前来骚扰的魏军留下一些尸体,然后灰溜溜的回到了大梁城中。
王翦并没有下令去追,魏国可以拉起城门,追上去无非就是多杀几个人,对大局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王翦只是笑着望着那座巍峨的大梁城,喃喃道:“看来魏国已经知晓了我的谋划,但已经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既然魏国猜到,王翦便不再遮掩,大张旗鼓的开始挖掘沟渠,没想到还产生了意外的效果。
这个本来只在魏国高层之间的猜测,陡然之间整座大梁城都知道了。
不仅仅知道了秦国在准备引水灌城,而且公室派兵还失败了。
水淹!
多么恐怖的字眼,虽然大梁城中没人亲眼见过昔年鄢地的惨状,但是在这个水量充足的时代,洪水总是见过的。
现在就有一场人为制造的洪水,即将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将整座大梁城淹没。
这种利剑时刻悬在头顶,等待死亡的感觉,实在是一种极度的煎熬。
很快就有人忍不住了,在城中奔走呼号,然后被直接拿下。
昔年周厉太子搞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现在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昔年镐京城的国人虽然无法言语,但至少不担心城外的诸侯联军冲进来大杀一通。
整座大梁城在沉重的压抑之下,终于爆发了!
魏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被士卒挟持的一天。
这些追随魏王的士卒很多都不怕死,但是他们的家人就在大梁城中,这种一死一全家,而且还要眼睁睁地看着。
这对于任何人都实在是太过残忍了,他们只能选择背叛自己的主君,来争取到活命的机会。
魏王望着周围所有人眼中的憧憬眼神,他知道大势已去了。
“降吧!”
魏王有些无力的挥挥手,让士兵们开城投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