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我曾与孔夫子论道,荀子六徒!(求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x83zw.net

此外还有毛亨,浮丘伯,陆贾,张苍……

随着苏澈来到了齐国临淄,来到了稷下学宫,学宫里的学生们,都很好奇这位生而知之的公子,凑过来看热闹。

人头攒动,议论声此起彼伏,苏澈的到来算是个大事儿,学宫里几乎所有能来的学生都来了,即便是一些讲师,也都有些好奇。

很快,在学宫中,苏澈见到了传说中的荀子,他认真行礼:“学生政,见过荀子。”

而荀子看着眼前的孩童,笑着问:“你就是名满天下,生而知之的小公子政?”

“正是。”苏澈答道。

“都说你生而知之,那你可是知道,那些‘知’是从何而来?”荀子随口问着。

“觉醒了宿慧,仅此而已。”苏澈说道。

荀子可以说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此刻听到这话,却忍不住继续问着:“我的意思是,你这宿慧,是和谁有过交流?又是如何学来?”

苏澈却是淡然一笑,说:“我曾与孔夫子论道……”

这话一出,就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泊之中,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所有学生都被惊到了,现场顿时乱成了一片,谁也没想到,这位小公子政,竟曾经和孔子论过道!

这,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

人群之中,韩非,李斯,张苍,陆贾,浮丘伯几人听了这话,都用匪夷所思的眼神看着这位小公子政。

关于他的传说,几人也听了不少,但多是以讹传讹,比较玄乎,当不得真。

然而此刻当面听到这些,实在是被震撼到了。

荀子微微眯着双眼,却没有震撼,而是继续问着:“史书中可有记载?”

“未有。”苏澈摇了摇头。

“空口无凭?”荀子问。

“空口无凭!”苏澈坦然的点了点头。

“你还真是坦然,竟然直接说空口无凭,既然这样,那这事儿就是不可信。”荀子摇了摇头说道。

“那也不可证伪。”苏澈随口说道。

“不可证伪……”荀子听着这几乎有些无赖的话语,却忽然觉得没那么简单。

他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最后才点了点头,用只有自己的声音嘀咕着:“的确是不可证伪,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伪……如何解?”

苏澈听见了荀子的声音,随口便说道:“谁主张,谁举证。”

“谁主张,谁举证?”荀子听着这话,顿时双眼一亮,他笑着说:“说得不错,谁主张,谁举证,那你可有举证?”

“举证的方法很简单,我想与先生轮道,不知可否?”苏澈看着荀子,认真的问道。

“自然可以。”荀子问:“你想论什么?”

“当今天下,是分好,还是合好?”苏澈认真说道,“如果是分,是如何分好,如果合,是如何合好?”

将这个充满无数仇恨的战国世界统一,并且团结在一起,难度远比范蠡时期的春秋大很多,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还没有那么大的分歧和仇恨,但这个战国,就没那么简单了。

如果苏澈一上来就论:“天下统一之后,矛盾如何解决”,可太惊世骇俗了,那天下之人,都知道他小公子政有鲸吞天下之心了。

所以,稍微委婉一点,来讨论这个,算是有了一层遮羞布。

“小公子有雄心啊。”荀子盯着苏澈,一下就看出了苏澈的深层想法。

“不过……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并不想论。”

让苏澈意外的是,荀子缓缓摇了摇头,拒绝了。

苏澈有些愕然,他皱着眉头,思索半晌,再次说道:“那我们来论一下,宗教上的无神、学术上的唯物、政治上的民主、经济上的自由吧。”

苏澈这话,直接总结了荀子的思想主张,这让荀子有些意外,惊讶的看着他:“你真想论这个?”

这些问题,都是在荀子的学术领域。

这是他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成果。

在这个领域和他辩论……想听课,那就直接说啊!

然而。

让荀子万万没想到的是,苏澈才一开口,便是攻击性拉满!

苏澈说:“我读过您的书,您的唯物主义太过于朴素了,政治也有些幼稚,经济上的放任自由,更不是长远之道。”

荀子的唯物主义来自于墨子。

此外,荀子的民主,和后世的民主并非是一个概念。

他主张的民主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理论。

在荀子看来,君民关系看成是舟与水的关系,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所以为人君者,要想使得天下安宁,最要紧的就是要“平政爱民”。人们结合起来,其力量是无穷的。

在经济上的自由主张,同样是来来自于孟子,他反对君主通过“厚刀布之敛”、“重田野之税”和“苛关市之征”来搜刮民脂民膏。

此刻。

这话一出,荀子皱起眉头,认真看着苏澈。

随后,二人直接开始了辩论。

这一辩,就是三天三夜。

学宫中,无数学生听得极为入迷。

所有人都没想到,竟然能有人和荀子这样的大贤辩论,而且还能辩论这么长的时间,最让人惊讶的是,辩论这么久的人,竟然一个孩童。

那个传闻中,生而知之的小公子政。

传说……竟然是真的。

毫无疑问,与荀子的这一辩,直接让苏澈出了名,让他收获了学宫中无数学生的崇拜。

随后,苏澈认真邀请了荀子的那些学生,希望他们能成为自己的舍人。

此刻荀子的麾下,还有六个徒弟。

李斯,韩非,公孙尼,浮丘公,陆贾,以及张苍。

同意担任苏澈舍人的,只有三位,分别是李斯,韩非,以及张苍。

荀子六徒,苏澈仅得其三,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苏澈已经挺知足了,这三位,都是一等一的狠人。

李斯不用多说,本就是未来秦国的丞相,而韩非此后称之为韩非子,李斯因为嫉妒他的才能,害怕因为他的出现取代了自己,直接将其毒杀了。

而张苍,这位更是大佬,不仅能力高,还活得长。

三人当中,韩非子的才学是最高的,李斯的实干能力是最强的,而张苍虽然是最中庸的,但他是个潜力股,能慢慢发育起来。

才成为苏澈的舍人,韩非就向苏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将自己以前所写的文章,拿给了苏澈来看。

分别是:《孤愤》、《五蠹》、《内储说》。

这些文章,都是韩非之心血文章,苏澈一一看了,难免大为惊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非的确是和秦始皇嬴政思想上高度吻合的人才。

这样一个人才,却因为口才一般,没能第一时间得到秦王的重用,之后更被李斯给毒死了,简直太可惜了。

所谓孤愤,即孤独与愤慨之意。

在这篇文章中,韩非怀着孤独之感,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愤慨之情。

他在文章中发出质问:

为什么国家会衰弱,最终会崩盘?

为什么有人得到天下的供养,却蚕食着国家的根基?

为什么给天下制定法律的人,却将法律视为仇敌?

韩非认为,每个王朝的崩坏,都不是天灾所导致的,而是人祸,是人祸导致的体制僵硬,从而导致的秩序崩溃。

简而言之,就是贵族兼并了土地,并且想方设法的躲避税收,而百姓则成为了贵族的奴隶,收入根本就不够缴纳税赋,因此国家越来越贫弱,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艰难。

但问题是,贵族吃完了百姓之后,却又吃国家的利益,他们就像是贪婪的蛀虫一样,蚕食着一个国家的根本!

然而他们却显得大公无私,蓄养门客,让自己的贤名传播到整个天下,却让百姓变得更加愚昧和自私。

那些制定法律的人,却不是遵守法律的人,这让百姓感受到十分的困惑。

世道的崩坏,也就是来源于这里。

每次到了走无可走的时候,那就只有一条路能走,那就是:变法!

只有变法,将一切重新改革,让一切重归平衡。

但问题是,这些变法执行起来却很有问题。

朝廷的法令往往是,不准贵族剥削百姓,让生产资料重归平衡。

然而这些法律条令,到了地方官的手里之后,却直接变了个味道。

在那些执行者的手中,这些法令变成了,他们充当了剥削者。

以前是贵族剥削百姓,现在是官员剥削百姓!

不仅要剥削百姓,还要剥削贵族!

毕竟,通过变法弄到的钱财,不仅可以让自己富起来,上交之后,而且还是一等一的“政绩”!

而这也是历史上很多次的变法,虽然看起来很完美,理论上一点错也没有,可以真正到了执行,却总是出现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

此外,历史上所有进行变法的人,本质上都是为了国家好,可最终却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这其中的环节,到底是哪里出现了差错呢?

当韩非想清楚这样的情况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愤慨,从而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

这样一篇文章,洋洋洒洒讲述了韩非对于国家现状的愤怒。

苏澈认真看着,一时间可谓是如获至宝。

并非是因为这样一篇文章,而是为了得到韩非这个人才而开心。

在苏澈认真看着这些文章的时候,一旁的李斯,看向韩非的目光中,明显有些羡慕嫉妒。

张苍则懒洋洋的看了一眼韩非,又看了一眼李斯,并没有说什么。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秦子楚离间诸侯国的计划也非常顺利,他成功阻挠了诸侯国联军的脚步。

马车吱呀吱呀的,在六国的土地上前行,最终安全回到了秦地。

苏澈带回了三个人才,他以韩非为主,李斯为次,张苍为辅,如此主次分明,也不用担心李斯毒死韩非子的情况发生。

他虽然嫉妒韩非的才能,可他也不是个傻子,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中,他是丞相,才能毒死初来乍到的韩非,而现在,韩非得到的礼遇比他高多了,他哪里还敢下手。

如果真敢下手的话,他自己也免不了一死。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

苏澈也渐渐长大了一些。

这一年。

六国的合纵联盟终于达成了。

六国的军队联合攻秦,可他们显然错过了最好的机会,经过几年时间的修养,秦国已经恢复了不少元气。

面对六国的联军,白起带上苏澈,外加王龁、蒙骜两位大将,以及王翦、蒙武这些小将,组成了大秦猛男天团,迎战六国联军。

前世,这场战争是联军的大获全胜,但这一次,显然不同了。

有白起坐镇,这直接给了六国军队莫大的压力,无论是对将领,还是对士兵,一个个都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摸了摸自己的头颅。

和白起这个人头狂魔作战,必然要先掂量一下自己脖子的结实与否……

这一战发生在河内,所以又被称之为河内之战。

历史上,这一战是魏无忌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西向攻秦。

先是秦军败退,联军追至河外,包围了秦军。

信陵君亲冒矢石,率先冲锋。

全军士气大振,紧随冲锋。

秦阵营混乱,蒙骜因腹背受敌,被迫西退。

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被打得坚守不出,僵持数月后,联军撤回。

这场战争,信陵君成功败秦,收复关东失地。

这一战给了秦国沉重打击,阻挠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而信陵君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各国都派使者向他学习兵法,后世称之为《魏公子兵法》。

不过这一次。

信陵君的对手不再是蒙骜,而是换成了白起……

加上此前邯单之战中,秦军没有深陷泥潭,并未元气大伤,所以,即便是六国联手共秦,白起依然不惧。

秦军的主将营帐中。

火焰在盆中熊熊燃烧着,时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白起正在看着被挂起来的地图,他看得很认真,似乎已经在心中推演这场战争的无数种可能。

过了半晌,他回头看了一眼旁边的苏澈,淡淡笑着说:“这一战后,如果能大获全胜,那秦灭六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很简单,一打六,还能获胜,这天下谁还敢和秦国抗衡?

苏澈点了点头,刚想说什么,白起的表情忽然变得有些没落,他缓缓摇了摇头。

“不过,我应该是看不到那一幕了……”

“我等不到徒儿你执政的时候了。”

苏澈眨了眨双眼,他知道白起在担忧什么。

秦王稷到现在还没死,虽然没多少活头了,但问题是,秦王稷死了,还有王太子柱继位。

王太子柱死了,到苏澈的父亲子楚继位。

一直得等到子楚死了,才能让苏澈继位。

这得等多久?

三代人啊!

白起认为自己根本等不到那个时候了,他根本活不到苏澈继位的时候。

“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师傅没必要这么悲观,等到我继位的时候,我还需要师傅来当我的国相呢。”苏澈笑着说道。

白起听了这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这是被苏澈的天真给逗笑了,他哪里还能活到那个时候?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活到了那个时候,他也没办法给苏澈当丞相了,因为他已经老得走不动道了,估计话都说不清楚了,这样的人,如何能当一个丞相呢?

此刻,即便是料事如神的白起,也万万没有想到,秦昭襄王死后,王太子柱继位后,为了表现自己的孝心,他足足守孝了一年。

等到一年的守孝期结束后,他仅仅只当了三天的国君,就一命呜呼了。

而王太孙秦子楚继位后,不过是三年,苏澈就能继位了。

届时,苏澈将要面对的是权势滔天的吕不韦,吕不韦将秦子楚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可以说,吕不韦的政治投资是非常成功的,一时间权倾天下。

可吕不韦做梦也没想到,秦庄襄王三年后,便要一命呜呼了。

而他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要尊称他为“仲父”的嬴政……

而是一个拥有白起为老师,舍人是韩非、李斯、张苍,好兄弟的是蒙恬、蒙毅、王翦,以及一众权贵拥戴的公子政!

这个时间点,吕不韦并没有在意这位小公子政,因为在他看来,等到小公子政继位的时候,白起早就死了,而秦国的权利他基本已经牢牢掌握在手中了!

有何惧之?

有的时候,苏澈忍不住在想:

吕不韦啊吕不韦,等我继位,就给你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什么tm的叫惊喜!

这一切,白起自然不知道,他已经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了。

“徒儿,你说,过几天抓到了信陵君魏无忌,到底要不要杀他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