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我未壮,壮则有变!!(求订阅)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83zw.net

第122章 我未壮,壮则有变!!(求订阅)

很多很多年后。

有这样一个传言。

当年秦国将邯单的大军撤回,用赵国一个国家换回了小公子政。

而此后,这位小公子政,为秦拿下了六国。

秦用一个国家为代价,换回了六个国家。

当时很多人对这一笔交易无法理解,但放在宏观代价角度来看。

这一笔交易,简直赚大了。

秦昭襄王的英明举措,为秦国带来了无比光明的未来。

当然了,一些深入研究历史的人则会知道,这个传言很扯淡。

秦昭襄王根本不是为了小公子政而撤兵,他多半是知道了楚国和魏国的援军要过来的消息,也知道这场战争再拖下去,必败无疑,所以以此为借口,进行了这一桩交易。

总而言之,秦昭襄王的老谋深算,以及他的交易,让那位小公子政的传奇,逐渐登上了战国末期的舞台上,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而此刻。

这位小公子政,正在马车内看着窗外的风景。

离开邯单后,苏澈就一直思考着问题。

他在想,如何拯救未来的大秦帝国呢?

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开创的第一个帝国,这个帝国的寿命,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共持续了14年。

甚至都没有秦时明月的连载时间长……

毫无疑问,这是莫大的遗憾。

苏澈必须要让这秦国再次伟大。

马车的不远处,大将军王龁,看着手中的情报,目光中流露出惊讶:“魏国的魏无忌,竟然真的出兵了?”

秦国出战赵国时,魏国是本来打算出战的,可秦昭襄王稷(ji)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派遣使臣警告魏王。

秦王稷的意思是:“我攻下赵国,这是早晚的事情,诸侯国有谁敢救援赵国,当我拿下赵国之后,一定先调兵攻打他!”

这一番恐吓,魏王只能阻止晋鄙的进军。

不过,魏王没有完全撤军,而是将军队留在了邺城扎营驻守。

这个地方,是魏国的边境区域,靠赵国很近。

这姿态其实很明显了,和那楚王一样,都是采取了两面倒的策略,先观望形势的发展,再做最后决定。

秦攻赵,久攻不下,魏王早已经有这方面的想法了,只是在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而已。

可信陵君魏无忌却是等不了了,先窃虎符,再杀将军晋鄙,强行带着大军来了赵国邯单。

还没到呢,就听到秦赵已经和谈,赵国以五座城池和小公子政换了秦国退兵的消息。

看着情报中的内容,王龁几乎能想象到那信陵君魏无忌的表情了,他摸着自己的胡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天下,竟然还有这么有趣的事情!”

王龁骑着马来到苏澈的马车旁边,大笑着说:“小公子,是老夫错了,竟还真的被你猜对了,真有诸侯国敢插手秦赵之间的战争!”

苏澈看着外面的王龁,有些奇怪的问:“将军为什么这么开心?”

王龁说:“看到好玩的事情,当然值得开心了!魏国的公子魏无忌,偷窃了魏王的虎符,杀了他们的大将军晋鄙,将驻扎在邺城的十几万军队,强行带了出去……可他前脚刚来,我们秦军后脚已经走了。”

“魏无忌啊魏无忌,那可是名满天下的信陵君,竟做了那么愚蠢的事情,现在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他为了他的大义,为了他的名声,不惜一切代价援助赵国,却没想到我们和赵国已经议和了!”

“小公子,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值得开心吗?”

“这真的是太好笑了!”

苏澈听着这一番话,顿时愣住了。

他还真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出现,阴差阳错之下,竟然导致信陵君魏无忌扑了个空。

这个时间点,真的是很不凑巧啊。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可是相当有名的,这位战国四公子之一,门下食客三千,先是解赵之围,后十年,又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

秦王百般无奈,只能派人持万金到魏国离间魏王和魏无忌的关系,同时派人到魏国境内假装祝贺魏无忌登上王位。

如此,魏王更加怀疑魏无忌,于是派其他人代替他执掌魏国兵权,五国攻秦计划也就此失败。

魏无忌从此心灰意冷,回到魏国之后,也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最后郁郁而终。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竟然因为自己的出现,落到了这种尴尬境地。

苏澈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评价。

总而言之……

似乎是件好事?

又过了一日,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信陵君魏无忌指责赵王的议和行为,说魏国的军队已经过来了,而楚国的军队也在路上了,为什么就这么放走了秦国的军队呢?还割让了五座城池,这是何等愚蠢的行为?

只要再拖一会儿,局势就会有所好转,最终的胜利一定是赵国的,秦国必然会被重创,这将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难道赵国忘记了当初被坑杀四十多万的仇恨了吗?竟然就这样轻易的议和了!

赵王被这一番指责,弄得无地自容。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赵王也意识到了自己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明明只要坚持一下,战争就有可能打赢。

可他却忘记了当初的四十万赵军被坑杀的耻辱,只想着继续苟活,和秦军议和,还割让了五座城池!

最最最要命的是,议和这个事儿,还是赵王自己提出来的,是他主动向秦军议和的……还用了个计策,宣传小公子政的与众不同,并以此为要挟。

当秦军同意撤军后,赵王还为自己的计策成功,极为开心呢,却没想到,这是秦军提前知道了援军的消息,以此为借口,顺便下了台阶而已!

事情到了这一步,即便赵王知道自己错了,但他总不能直接承认自己的愚蠢和错误啊。

君王就是如此,知错改错,绝不认错!

于是乎,赵王这样回应了,大概意思是:

此前赵国被攻打了一年多,邯单整整被围困了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发出了多少求援的声音出去,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半点回应,如果诸国的军队早些过来,赵国还会和秦军议和吗?

说白了,还是你们这么久才过来支援,等了这么久,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终只能被迫议和,这是被逼无奈的事情。

难道赵国就必须因为当初被四十多万坑杀之耻辱,不能议和,只能被灭国吗?

这有什么好指责的呢?信陵君的这一番话,实在是没有半点道理。

不得不说,这样的回应,乍听起来,真一点问题都没有。

站在赵王的角度,的确是如此,如果不是陷入绝望之中,谁愿意议和呢?

都城邯单被围困了一年,都没看到援军,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信陵君在看到这样的回复后,也是无言以对。

于是乎,他将大军撤回到邺城,随后独自一人,回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去见自己的兄长,魏安釐王。

却见这信陵君魏无忌,此刻脱光了上衣,露出上身,带着犯人的枷锁与铰链,跟随着护卫的指引,一步一步来到了魏王的宫殿前。

魏安釐王盯着远处戴着枷锁,缓步走来的魏无忌,却在纠结:“你说我要不要杀了他呢?”

一直以来,魏安釐王都忌惮魏无忌,此刻他犯下如此大错,处决他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似乎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旁,一个相貌柔美,与美女一样的美男子,微微一笑,说:“为什么要杀呢?此前您忌惮信陵君的名声,而现在,他却犯下这么重大的错过,您如果能原谅他,包容他,这不更显得您的胸怀宽广,还能让信陵君彻底折服吗?”

“是这个道理。”魏王点了点头。

这美男子继续说着:“魏国已经死了一个将军了,那就不能再死第二个了。”

“伱说得对!”魏王点了点头:“你点醒了我!”

这位劝谏魏王的美男子,便是魏王的男宠龙阳君,龙阳之好这个成语,便来自于他。

很快。

龙阳君悄悄转身离开。

魏王接见了魏无忌。

魏王感慨道:“无忌,何至于此?”

魏无忌稽首说着:“我为了我的名声,为了赵国和韩国的未来,私自偷了虎符,杀了晋鄙将军,带着大军援赵,却听到赵国和秦国和解的消息。”

“这一切做了无用功,我实在是无地自容,本想自刎谢罪,却被门客拦了下来,于是便来到这里,向魏王您请罪!还请魏王治下我的死罪!这一切都是我应得的!”

魏王却没有生气,反而将魏无忌扶了起来,他认真的说:“魏国已经失去了一个将军,现在怎么能再失去一个将军呢?”

在龙阳君的劝解之下,魏王已经完全想通了。

如果说失去一个晋鄙还不算什么,再失去了信陵君的话,那接下来魏国会非常危险。

尽管信陵君魏无忌很多时候做事情根本不过头脑,但他的本事却是实打实的。

原本魏王十分忌惮魏无忌的能力,一直害怕他代替自己,成为魏国的君主。

可现在,魏无忌犯下这样重大的过错,算是给他完美的人生,泼上了难以洗去的污点,这样一来,魏王就相对不那么害怕了。

他选择原谅魏无忌,让他继续为魏国效命。

魏无忌听到这一番话后,顿时无比的感动,心甘情愿的俯首臣称,为魏安釐王,为魏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后人将魏无忌负枷请罪和廉颇的负荆请罪并列,当成了认真赎罪的典范。

这是个小插曲。

……

马车摇摇晃晃,从赵地离开之后,越是往秦走,道路就越发的平坦。

秦的道路,相对于诸国而言,算是最平坦,最宽广的了。

这一点对诸国而言,显然是不太能接受的。

毕竟对他们而言,秦国是什么?

那是陕西之地的蛮夷之国,是没有礼仪的国家。

整个国家从上到下,几乎都是士兵,人人都渴望战争,渴望军功,渴望人头。

这样的国家,只是依靠着自己的残忍和野蛮,不断战胜其他国家的军队而已,怎么可能拥有这样宽阔平坦的道路呢?

然而事实是,在这一片拿下不久的上党郡,原先是韩国的地方,现在已经被秦国进行了改造,土地变得无比平整。

秦国,这是一个恐怖的战争机器国家,是商鞅手中最完美的作品,即便商鞅早已经变成了五等分的商鞅,可在那地狱之中,他仍旧会洋洋自得,大笑着说:

看啊,这就是我最完美的作品,是天下所有国家都要恐惧的秦国!七国之变法,唯有我秦国最彻底,最成功,最完美!

战国后期的秦国,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军国主义的国家,在吃完战争红利之后,矛盾会激发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

书同文,车同轨,币同形,量同衡,这样的功绩固然是无比伟大的。

但,这仅仅只是从宏观层面上来看的。

对于其他六国之人而言,可不是这样看的。

书同文,得罪了所有的读书人。

车同轨,得罪了所有的世家大族。

币同形,得罪了所有的有钱人。

量同衡,得罪了所有的农民。

是啊,这的确是千秋之伟业,是前所未有的功劳。

可对于那些普通人而言,却是不一样了。

谁又能理解呢?谁又能认同呢?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

更何况是书同文,车同轨,币同形,量同衡,这样的大事?

打个比方,量同衡,就好像是要将平时熟悉的米,千米,量,斤,等等单位,换成英尺,英里,盎司,磅……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了。

只要一想,血压一瞬间就被拉满了,谁会接受?

书同文、车同轨、币同形基本是这个道理,这可不是说一说,就能适应的,生活中处处是别扭,处处是不同于以往的东西,简直不要太难受啊。

但问题是——如果秦国不这样做,那统一了,和没有统一,又有什么区别呢?

也正是如此,这才算是千秋之霸业啊!

如果能轻松就做到的话,谈何伟大?

苏澈想了很多很多。

马车吱呀吱呀,走过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最终到了咸阳城。

这一路过来,苏澈充分认识到了老秦人刻苦能干的精神,那些服徭役的秦人,没有一个人在偷懒,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劳作着,仿佛在给自己家做事一样。

这是一种很离谱的情况。

其他六国,无论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看到这些人的时候,苏澈忽然能明白,为什么秦能统一六国了,不仅是秦始皇的英明神武,更是秦国上下,每一个人的努力。

咸阳城外。

一个骑着马的年轻将军赶了过来。

他来到苏澈的车架一旁,与之并行,看着车中的孩童,问:“这便是小公子政?”

“你是谁?”苏澈看着他。

“蒙武!”蒙武微笑着说道:“传闻几乎将小公子给吹得天乱坠,我原本还有些不相信,此刻一见,小公子果真非同凡响啊!”

蒙武,名将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

苏澈听着这个名字后,连忙说道:“见过蒙将军。”

“哈哈,还真和个大人一样,生而知之,就是不一样,走吧,大王已经等你很久了,去随我拜见大王吧!”蒙武说道。

“好。”苏澈只能同意。

一旁的赵姬却看起来有些不安,她开口问着:“异人在什么地方?”

“异人……您说的是王太孙,子楚公子吗?他在宫殿等着你呢,你马上就能见到他了。”蒙武说。

“子楚,他真的改名叫子楚了……”赵姬喃喃自语。

车队驶入了咸阳,又进入了王宫,苏澈和母亲赵姬分开,独自去见了秦王稷。

赵姬有些不放心,还想说什么,可秦异人,或者说秦子楚却拦下了她,表示见一曾祖并没有事情。

很快,苏澈就见到了传说中的秦昭襄王,这是一个发须皆白的老人,他穿着秦王的黑袍,不怒自威,即便已经垂垂老矣,可依旧给人一种可怕的危险感。

苏澈一来,秦王稷摆了摆手,乐师们连忙停下音乐,慢慢退出了殿中。

原本那些在翩翩起舞的舞姬,也停了下来,小心翼翼的行礼告退。

只是瞬间,宫殿之中除了秦王稷和苏澈之外,再无第二个人。

“见过太公。”苏澈认真行礼。

秦王稷认真看着苏澈,随后感慨说道:“果真不同凡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还真有些生而知之的圣人模样,真是不一般。”

“你是如何知道我要杀白起的?”

苏澈先将自己的判断和推测大概说了出来,最后总结了一句:“这是两国的战争,是倾国之战,白起却仗着自己的功劳,视国家为无物,这已有了取死之道。”

听着苏澈的话,秦王稷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如此简单的道理,你能明白,白起为什么不能明白呢?”

苏澈说:“那是白起不想打不胜之战。”

这话一出,秦王稷却说:“那你可太看不起白起将军了,他的能力,绝对不止于此。”

“如果他能出手的话,用不了一年,赵国就已经被灭了,其他的诸侯国根本来不及支援。”

“就算其他诸侯国要支援,也要掂量自己的份量,看看自己有几个脑袋,能让武安君砍呢……”

这是实话,白起如果愿意出山的话,光在邯单外面一站,就能让其他诸侯国的军队望风而逃。

哪怕是信陵君魏无忌也要掂量一下。

你有几个脑袋啊?

敢和武安君白起打?

诸侯国哪怕支援,也是让武安君多砍十几万的头颅,多增加一份功绩而已。

这是秦王稷对白起的自信!

只要他愿意出山,那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