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46【宝钞不够分】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x83zw.net

“每张的数字不一样?”黄叔敖感觉有点意外。

黎锐说道:“每张都不一样。印章为转轮样式,天干地支一个章,数字是另一个章。两章分别在宝泉局两位副官手里,拨好干支和数字,才能一起盖章。另外,其他印钞章,也分别在几位官员手里。既可防伪,又能避免宝泉局官员偷偷多印。”

黄叔敖点头道:“如此甚好。”

黎锐又说:“请太守看暗花。”

黄叔敖走到门口,对着天空看水印,取下老花镜揉揉眼睛:“帝王冠冕头像?”

黎锐解释说:“那是当今圣天子。谁敢伪造此钞,形同谋反!”

黄叔敖连忙把一叠宝钞放在桌上,然后躬身作揖拜了拜。接着又仔细端详:“四种颜色印刷,倒是比前宋的交子更花哨好看。印章也多加了几个,足够唬人的。唉,就怕朝廷滥发啊。”

黎锐又是一番说明:“大明宝钞的面额,有二百贯、一百贯、五十贯三种,只是给四川和汉中商贾交易所用。”

“不牵扯小民便好。”黄叔敖点头说。

黎锐说道:“鄙人初来乍到,对汉中不甚熟悉。还请老先生出面,把汉中各县富商招来一见。”

汉中富商是真不少,毕竟这里属于龙兴之地。

许多士绅商贾,通过汉中走出去的新兴官僚,参与了一些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

最早是朱铭发展襄阳、南阳,大量军民迁徙至此,又安置了许多南下流民。当时物资奇缺,许多都得从汉中运来,汉中商贾趁机大赚一笔。

接着又是京畿地区重建,汉中商贾同样捞到不少。

一个月之后,来自汉中各县的上百个富商,稀里糊涂被知府黄叔敖召见。

有个别消息灵通者,其实已经猜到是啥事儿。

“拜见太守!”

黄叔敖出现在府衙二堂,商贾们齐刷刷起身作揖。

“不必拘礼,”黄叔敖满脸微笑,“我来给诸君介绍一下,这几位便是宝泉局在汉中的主官……”

众商贾连忙又拜。

一番客套寒暄,黎锐开始宣讲政策,又让商贾们传阅宝钞,最后说:“今年印了三百万贯宝钞,在汉中、成都、渝州三地发行。汉中额度一百万贯,成都额度一百三十万贯,渝州额度七十万贯。”

“大明宝钞,跟前朝的交子、钱引不同。最小都是五十贯面额,升斗小民是不会用的,只为方便巴蜀汉中商贾贸易。”

“去年没有打仗,今年也不会打仗,国库钱粮早已充盈,不会滥发纸钞榨取民力。现在不会,今后也不会。就算污损毁坏,只要关键字样还能认出,只要钞面还存在七八成,随时可以拿到宝泉局兑现。”

“当然,除了贸易,你们也可用宝钞纳税。哪个衙门敢拒收,便到我这里来告状,保证让他立即罢官!”

“今日并不强求,诸位可以当场认购,也可以再考虑考虑。”

一个富商问道:“我俺运货去陕西,可以用宝钞在陕西纳税吗?”

黎锐说道:“可以,全国通行。不论哪个地方的衙门,都不得拒收宝钞。外省虽然不用宝钞交易,但全国的官府收到宝钞,可以当成税款上交朝廷。”

见许多富商还有疑虑,黎锐又说:“诸位可知,朝廷在四川和汉中收税,每年都要熔毁一些铁钱税款。打算用几十年时间,慢慢将铁钱腾换为铜钱?”

“有所耳闻。”商贾们点头。

黎锐笑道:“四川和汉中,究竟有多少铁钱,想必诸位数也数不清。朝廷决心腾换铁钱,等于白白损失亿万钱。这么多钱,朝廷都能弃之如粪土,又怎会利用大明宝钞,以损坏朝廷信誉为代价,来盘剥你们这些商贾的钱?”

此言有理,非常有说服力。

四川是龙兴之地,汉中更是核心,商贾们对大明朝廷还是比较信赖的。

朱国祥发行的第一批战争债券,去年就已经完全兑现了,并未出现赖账的情况。

一些家有富余钱粮的士绅,由于并不精通商贾之事,竟主动打听何时发行新债券。他们居然想借钱给朝廷,稳妥赚取那并不高的利息。

“俺卢家认购五万贯宝钞!”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站起,正是西乡县首富卢员外,他哈哈笑道:“官家和太子,当年还没在前宋做官,俺便与大明村有生意往来。两位圣人的为人俺信得过。这几年也多亏两位圣人,卢家的生意从西乡做到汉中,又从汉中做到荆湖、淮南。如今,也该报答两位圣人了!”

卢家十二郎卢衡,在朱国祥还未打下汉中时,就已经悄悄跑来追随,妥妥的属于从龙功臣。

“闵家认购一万贯!”

朱国祥创办的筼筜造纸坊,却是顺手卖给了闵家,用来充作抵抗官兵围剿的军费。

闵家这些年,靠卖纸也赚了不少钱,现在搞图书印刷也很厉害。

“俺孙家认购两万贯!”

就在此时,一个老头站起来:“俺是皇亲国戚,郑家认购十万贯!”

黎锐傻傻看着眼前这群商贾,他以为大明宝钞很难推销出去,但情况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一百万贯宝钞,明显不够商贾们分的啊!

国家和个人信誉,在这种时候就体现出作用了。

朱国祥还没造反的时候,就在汉中名声极佳。起兵之后的各种政策,也从来不出尔反尔,债券的发行和兑现,更是让百姓相信朝廷。

不到二十分钟,汉中的宝钞额度就认购完毕。

还真就是不够分的汉中富商们要这玩意儿,主要是在外经商时交税。不论是用丝绢交税,还是直接抽取商品抵税,对他们来说都要增加运输成本。

如果大明宝钞能在全国交税,富商们是有利可图的!

“黎局正能否向朝廷申请,再印二十万贯宝钞来汉中?我们这还有十多人没买到呢。”忽地有商贾问道。

“啊?”

黎锐顿时傻眼。

就连黄叔敖都瞠目结舌,他在宋朝担任地方官时,可是亲眼目睹过商贾串联,以集体罢市来反对蔡京发行钱引。

同样一个玩意儿,咋到了大明新朝就变得受欢迎了?

很简单,蔡京发行的纸币,官府自己都不认,根本不能用来交税。

目送商贾们离去,黄叔敖感慨道:“新朝新气象啊,奸猾若商贾,竟也这般信任朝廷。民心如此,焉有不致盛世之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