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好奇的接过文书,放眼看去。
嗯
看了文书后,朱平安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这篇文书是一份军事方面的嘉奖文书,刚刚自己不是在看《孙子兵法》吗,正好跟这有关。
这份文书的大意是:三个月前,琼州五指山的黎民部落酋长那燕造反了,并且还串通了感恩、昌化两地的黎民,共计数十个部落,聚众数万,声势浩大。两广总督欧阳必进临危不乱,居中指挥,沉着冷静的调集了精兵强将,前往征讨平叛。因为总督欧阳必进调兵有方,指挥有度,诱敌深入,一战功成,共斩贼首计五千三百余项,并招降三千七百多人。战胜之后,欧阳必进为了永绝后患,不计个人安危,甘冒风险单人匹马前往黎民中心与黎民约定,平等对待,视黎民为汉民,建立市镇。黎民倾心归顺,发誓永不再叛,并迁出深山居住。于是,黎民顽疾尽除,海南安定。
欧阳必进
这名字很熟啊。
朱平安看完后,微微一怔,继而扯了扯嘴角笑了。
想起来了,欧阳必进不就是欧阳子士的父亲吗,也就是严嵩严阁老的小舅子。
小舅子立军功了,严阁老亲自过目也就说的过去了。
朱平安对欧阳必进印象不算多,不过知道欧阳必进这人历史上口碑还算可以,至少比严嵩可是要好太多了。这人好像还是古代的科学家,为了解决耕牛瘟疫导致畜力不足的问题,研究发明了人力耕地机,据说“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得到推广和发展,后来还失传了。
但是好像没听过欧阳必进有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和成就啊。
可是按照这份文书所说,欧阳必进都是嘉靖王朝出了名的良将了。
要是欧阳必进这么厉害的话,那后面的扫灭倭寇怎么会少的了他呢,历史上的抗倭名将可就不止是戚继光他们了。
不对。。
朱平安再次展开文书,仔细看了起来,直觉告诉他这份文书没这么简单。
仔细又看了一遍。
朱平安注意到这份文书,只出现了两个人名,一个是贼首那燕,另一个就是欧阳必进了。也就是说,平叛的功劳全归于欧阳必进一人了。
这当然不正常。
欧阳必进是两广总督,属于封疆大吏,应该不会亲自带兵去讨伐平叛。
又仔细看了一遍,朱平安注意到文书中的“调集精兵强将,前往征讨平叛”一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欧阳必进调集精兵强将前往征讨平叛,也可以理解为,欧阳必进调来的一位或数位优秀将领,该将领带兵前往平叛。
不过,一般人都会按第一种意思理解吧。
朱平安不由摇头笑了。
好吧,这个可怜的“强将”。。就是不知道是哪位了。
“别人怀宝剑,我又笔如刀”,通过这份文书,朱平安对笔如刀这个词,理解的更深了。
这份文书不一定是出自欧阳必进的手笔,但一定跟严嵩脱不了干系。
姜还是老的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