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佩又小声对范宁道:“我有一种直觉,考官偏向余庆学堂。”
“为什么有这种直觉?”范宁笑问道。
朱佩秀眉一皱,“我也说不清楚,或许这幅对联不太工整,你看江流对山色,是不是有点不配?”
范宁点点头,朱佩的直觉是对的,如果是自己给这幅对联打分,最多给上中,上上还差一点火候。
第二个是长青学堂答题,评分尺度骤然收紧,长青学堂是抽到《孟子》,背的完全正确,但他们上交的书法却有一点涂改,三个考官扣了他们的书法分,得了一个上中。
费院主脸色勃然变色,一点涂改就要扣分,这简直太吹毛求疵,不过他还是忍住了,毕竟对方是有理由的。
“第三个,请延庆学堂答题!”
小童将试卷和题签收了回去,主考官笑道:“言鄙漏之愚心,若逆指而闻过,请说吧!它出自哪里?然后再背诵全文。”
范宁不慌不忙道:“这两句话出自《汉书.杨敞传》,是一篇著名独立文章,叫做《报孙会宗书》,全文如下。”
范宁开始背诵起来,“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
这片文章足有两千余字,范宁一字不错地全部背完。
齐雍又将书法传递给各位考官,众人看了一遍,然后开始打分,居然是两个上中,两个上上。
刘院主脸色一变,回答得这么完美,为什么要给上中?
他知道书法一定是朱佩的手迹,那小娘的书法写得非常漂亮,所有参赛学生中她的书法数一数二,那会是哪里出问题了?
齐雍犹豫一下,问一名考官,“请问吴教授为何给上中?”
考官道:“我觉得这道题应该有两个答案,一个是《汉书杨敞传》,一个是《报孙会宗书》,延英学堂只背诵了其中一个,不太完美,所以我给分上中。”
齐雍点点头,他也打出了上中分。
刘院主气得脸色铁青,简直是胡扯,两个答案,不管是答哪一个都应该是满分,况且,如果答案是《汉书杨敞传》,那就是上绝题了,那应该是加试才会出现。
正确答案分明应该是《报孙会宗书》。
赵修文也有点坐立不安,这道题打分他也感觉有点太严厉过头。
不过出于尊重考官,他没有起身干涉。
朱佩气得脸色通红,她几乎要发作,范宁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低声道:“冷静,这才是第一题!”
朱佩终于忍住了,她咬牙道:“我没猜错的话,县学附属学堂也不会得分上上。”
很快县学附属学堂也答完题,他们是作诗题,但结果出乎人意料,他们竟然得了一个上下分数,五名考官打分,三个上下,两个上中。
县学附属学堂呆住了,这还是他们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居然得分上下。
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议论声,大家都很清楚,四强赛中得了一个上下分意味着什么?
除非其他三个学堂都出现重大失误,否则县学附属学堂铁定出局了。
李云笑着问包拯,“转运使觉得如何?”
包拯点点头笑道:“我觉得这种群体斗经很有意思,学生水平很高,考官评分也很严厉,不过第一个给分稍微宽松了一点,也可能是刚开始,他们还不太适应的缘故。”
“范宁没让使君失望吧!”李云又问道。
包拯笑了起来,“那个臭小子若敢让我失望,看我怎么打他的屁股!”
李云心中一惊,包拯居然用这种语气评价范宁,他忽然意识到,恐怕范宁和包拯的关系非同一般。
主考官齐雍缓缓道:“第一题结束,余庆学堂以一个上上分暂时领先,长青学堂和延英学堂以上中分紧随其后,县学附属学堂暂时落后,请勿急躁,冷静下来答好下面的题目,下面第二题开始。”
第二题,朱佩抽到一支对联签,题目给出上联:
酒醒饭饱茶香。
要求对下联。
范宁略一思索便给出了下联:
花好月圆人寿。
虽然对得很工整漂亮,但朱佩却不太看好前景,她不看好前景是有理由的,前面长青学堂和县学附属学堂第二题都做得不错,但都给了上中。
只要有心,任何作品都会有瑕疵。
果然,五个主考一致给出了上中的分数,理由是酒饭茶是同类,而花月人不是很般配。
包拯轻轻摇头,对县令李云道:“范宁的下联意境很高,得分上上都不止,考官评价有点舍本逐末了。”
李云也有点不悦,他感觉府学教授对吴县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轻视,这已经不是严格,而是一种刻意打压。
第四个答题的是余庆学堂,他们的题目是,默写晚唐诗人李山甫的一首诗,这道题比较偏,李山甫几乎没有什么名气,留下的诗也不多。
不过余庆学堂还是答出来了,主考官齐雍对其他几名考官笑道:“不错,这座绣岭应该是京兆骊山,我曾还去游玩过。”
朱佩眼中闪过一道异色,她忽然拾起桌上笔向前面扔去。
范宁一怔,“你在做什么?”
朱佩向他神秘一笑,起身去捡笔,笔直接滚到主考官桌前。
齐雍忽然见一个学生出现在自己面前,不由愣了一下,“你在做什么?”
“回禀主考官,学生的笔掉了!”
齐雍挥挥手,“赶紧回座位上去。”
朱佩拾起笔,却凑上前看了一眼余庆学堂的答卷,立刻转身回去。
“发现了什么?”范宁笑问道。
朱佩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等会儿我让你看场好戏!”
范宁见几名考官都在打分,便淡淡道:“你发现什么不妥就赶紧说出来,等会儿分数打出来,想改就难了。”
朱佩想想也对,她立刻举手高声道:“主考官,这道题余庆学堂答错了!”
======
【四千字大章求票!!】